不要告诉别人(流行文化现象)流行文化看法,流行文化观察|是什么造就了Diva?,宁夏医科大学是211还是985,uk助手,

小说 nanfang 2023-09-27 19:58 24 0

1.diva什么意思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名为“Diva”的展览根据策展人Kate Bailey的描述,这场展览是为了庆祝一群具有标志性的表演者们如何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力量,并详细地探索和重新定义了Diva这一角色。

2.diva dance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又是如何借助戏剧舞台、流行音乐和电视电影,颠覆了大众的认知,被更广袤的受众接受,甚至是被无情地戏谑化Diva一词源自拉丁语,意思是“女神”当然,用Bailey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全世界都知道的词,根本不需要翻译,甚至很难被翻译。

3.diva歌手是什么意思

在中文世界里,人们习惯性地将其译为“天后”但在语义传达上,“Diva”想要概括的女性形象却是极其复杂的,“天后”一词难以对其做精准概括从19世纪的歌剧女伶,到如今在万人体育场内被簇拥的女歌手们……Bailey对Diva的概述既精辟,又诙谐。

4.diva是什么牌子

她们是「歌剧演唱家」(Opera Singer)、「时尚偶像」(Style Icon)、「直言不讳的女子」(Outspoken Woman)、「神一般的存在」(Divine being),以及最戏剧性的,

5.divagate

「维护成本极高的噩梦」(High-maintenance Nightmare)。Diva可以是其中的任意一个,这取决于大家在谈论谁。

6.divan

歌剧演唱家时尚偶像直言不讳的女子神一般的存在维护成本极高的噩梦……

7.diva歌手

而你又想起了谁?Mariah Carey与Jennifer Lopez之间的恩怨、把自己整到变形的Madonna、亦或是身材不再消瘦的张惠妹和滨崎步……2017年观看了一场同样在V&A博物馆举办关于歌剧的展览后,Bailey对Diva的原型产生了好奇,“我想解开这个词的面纱,追溯它的起源,看看它为何从一个褒义词变得极具讽刺性,进而带有一定的负面意义。

8.divana

”她说这场展览将Diva视为一位迷人的当代明星占据两层楼的展开空间内陈列着Franz Winterhalter为女高音歌唱家Adelina Patti创作的肖像画Patti的歌声为她赢得了财富,且她也极其乐于炫耀自己的财富。

9.diva怎么读

出演《茶花女》时,她把自己收藏的珠宝拆除,将这价值约20万英镑的钻石缝在戏服的紧身胸衣上当然,展览少不了那群20世纪最伟大的女歌手们的身影Bob Mackie为Tina Turner设计的火焰演出服是展品之一,Cher和Diana Ross经典的舞台装也在其中,Rihanna穿去MET GALA的红毯战袍等等。

10.divagate乐队夏令营攻略

这些展品共同描绘的是,这群Diva们是如何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如何作为时尚领域的灵感来源不断滋养着时尚行业的

上图:由Franz Winterhalter绘制的知名歌剧演唱家Adelina Patti画像下图:1977年,服装设计师Bob Mackie为Tina Turner的演唱会设计了一套火焰演出服但是,在博物馆之外,Diva这个术语更为复杂。

无论好,还是坏,到底是什么造就了Diva?从14世纪开始,意大利人就常用“Diva”来形容女神或神祇,是一种对杰出女性表演者的恰当描述,她们的神圣天赋让她们显得超凡脱俗16世纪,随着女演员从全部由男演员组成的剧团中脱颖而出,更接近现代语义的Diva形象也由此诞生。

Isabella Andreini(1562–1604年)是一位意大利歌剧家,她令人惊叹的音域和歌唱技巧直接定义了早期的Diva形象这位多才多艺的女性拥有出众的口才,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忱,用实力超越了自己卑微的出身。

而她的表演创造了一种发自内心的体验感她的真实性、亲和力与其天才一般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吸引了大批崇拜者到了18世纪,Diva们在舞台上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意大利歌剧界具有非凡艺术才华和影响力的女性们当时所流行的歌剧都是以古典神话为故事基础,以男神和女神为主角,而“Diva”这个绰号则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形容神一般存在的大女主——首席女主角。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歌剧在19世纪初期传遍欧洲随着其受欢迎程度的提高,歌剧女主角也开始四处巡演此时,歌剧院的权力同时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剧院经理说了算,但渐渐地,权力转移到了作曲家手中Donizetti、Rossini和Bellini等意大利作曲家都在创作由女高音担任绝对主角的歌剧。

这些新创歌剧结合了非凡的人物形象和高超的音乐表达技巧,以适应女主角不断增长的艺术造诣和强烈野心Donizetti的《拉美莫尔的露西亚》和Rossini的《塞米拉米德》在欧洲大陆巡回上演,将悲剧女主角置于舞台中心,为其打造专属的歌词和旋律,在声音和情感上建立感染力。

这也让美声唱法成为早期Diva们的典型演唱风格19世纪的法国评论家Théophile Gautier率先以Diva一词描述歌剧中才华横溢的女独唱家们“歌声、激情和美丽,她拥有一切,”他这样评价意大利歌剧女伶Giulia Grisi。

彼时,这些女性是受人尊敬的,但也距离大众很远随着电影成为新世纪最受欢迎的大众娱乐媒介,许多戏剧女主角被无声电影制片厂选为银幕女主角这让公众对Diva的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早期的电影制片人是围绕女演员的个性和其明星品质来制作电影的,以此进一步地烘托她们的名气和形象。

上图:Theda Bara在1917年版的《埃及艳后》中饰演埃及艳后下图:1975年,Cher、Elton John和Diana Ross一起出席在Santa Monica政礼堂举办的Rock Awards。

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歌剧女主角也终于让位于好莱坞有声电影初期的大女主们,Marlene Dietrich,Bette Davis……1930年代,八卦专栏作家开始报道好莱坞女星1936 年,《伦敦每日先驱报》的一位专栏作家如此描述了一位女性表演者,“在她登台表演前,必须先用小提琴和吉他演奏气氛音乐”。

伴随着八卦小报、娱乐记者、以及大众对名人舞台生活和私生活的共同关注,好莱坞1930、1940年代的女主角们逐渐被各式各样的绯闻和丑闻、奇妙的习惯和癖好包裹着,进而让她们身上的“Diva”属性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被进一步放大。

这一时期的好莱坞为欧洲和美国的大量女性塑造并提供了各种带有现代性的Diva们但是,这一时期的性别平等有所下降,女性在电影领域的代表性明显不足随着好莱坞从独立电影制片人制度转向大型制片厂制度,好莱坞女主角们的力量被进一步削弱。

由于一些女演员对平等、地位和尊重的要求,像Bette Davis这样勇于发言的表演者在银幕内外都被视为难以相处的合作者,好莱坞和外界舆论都在试图削弱她的权力和影响力也是从这时起,Diva开始与“不良行为”、“不守规矩”和“傲慢”等含义捆绑在一起。

Marilyn Monroe是深受其害的代表之一伴随灵魂乐在美国的兴起,Aretha Franklin、Nina Simone这样的女歌手们也成为了时代洪流下不可绕过的新一代表演艺术家MTV电视台的创建,磁带和CD唱片的普及,流行音乐从1980年代开始主宰年轻一代的娱乐生活。

从这时起,每个时代都在炮制“流行女帝”(Pop Diva),从Madonna到Whitney Houston,从Beyoncé到Lady Gaga……她们成为了时代下的,甚至是永恒的Diva当然,这个头衔还在持续迭代更新着。

Andy Warhol绘制的Marilyn Monroe波普画像伴随这场展览发行的《Diva: Feminism and Fierceness from Pop to Hip-Hop》则更为详细地介绍几百年间,Diva的“塑形过程”。

这本书的编辑Kirsty Fairclough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新闻媒体对Mariah Carey的一项斥责据报道,Mariah Carey的工作团队中,有一名特别助理,其工作是专门处理这位“花蝴蝶”咀嚼过的口香糖。

关于Mariah Carey“耍大牌”的新闻秩事层出不穷这位女歌手第一次来中国举办演唱会时,要求主办方为其准备一辆加长版的奔驰作为代步车,而代步路程不过只有十米“你觉得我在耍大牌,我想我可以更大牌”,在接受采访时,Carey半开玩笑式地回应道。

“这就是我们在流行文化中看到的现状,这些女人变得过于自信了,‘她的靴子对她而言,太大了’,”Fairclough想要说是这些女明星过于把自己当回事了Beyoncé在她2008年发行的专辑《I am … Sasha Fierce》中唱到“女主角是骗子的女性版本”

(Diva is a female version of a hustler,《Diva》)但事实上,Diva一词从来不会用于形容男性除非他是一名酷儿他们通过华丽的服装来表达自己,比如Prince,比如Elton John。

后者以路易十四为灵感的50岁生日派对着装也是本次展览的展品之一

上图:1981年10月,Grace Jones在伦敦最古老的剧院特鲁里街剧院演出下图:Elton John在50岁生日派对上,把自己打扮成路易十四这套服饰由好莱坞知名戏服设计师Sandy Powell为其定制。

不过,Bailey表示,成为Diva不仅仅意味着华丽的着装,还得是“用你的声音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享有特权但热衷于社会议题;大出风头但为隐私而战;掌控一切却受制于行业规则长期以来,Diva们与行动主义一直是齐头并进的:20世纪初,活跃在英国各类音乐厅的女歌手Marie Lloyd参与了剧院工人的罢工,抗议不公平的工作条件;1970年,Aretha Franklin向警方提出为Angela Davis保释,后者当时因串谋罪犯等罪名被捕。

Lady Gaga经常批评美国军队的“不问不说”政策2011年美国军方彻底废除了该政策如今的Diva们几乎都是性少数群体的“维权斗士”;是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排头兵;是毫不吝啬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活跃地发表自己政治观点的时事评论员,并随时被人抨击着。

颇为讽刺的是,她们的行为举止偏偏又与她们超级消费主义式的奢靡生活相矛盾但是Fairclough还是善意地提醒着我们,“她们往往也是经过艰苦努力才获得成功的人Gemma Collins是一位英国真人秀名人,因出演电视真人秀节目《The Only Way is Essex》而闻名,她称自己为“Diva”,并为此感到自豪。

过去,她以时薪不到3美元的价格努力工作,在宝马店里为体验试驾的车主们泡茶” 现在,“如果我在表演,除了鸵鸟羽毛,我不会穿任何东西,”她说“归根结底,Diva只是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人罢了”Fairclough认为这种态度恰恰也是Collins具备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因为她们增强了自我接受、自我赋权和颂扬个性的方式,以一种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而存在,”她说这种风格不免让人想起美国真人秀节目中的Miss America这位黑人女性活跃在中国年轻人的微信表情包里,她的行为举止无疑也响应了Diva身上的戏剧性人格。

诸如V&A博物馆这样的机构在努力地尝试着为Diva恢复应有的名誉,但它似乎依旧是一个陷入困境的术语罗格斯大学专注媒体研究领域的讲师Michael Reinhard就明确表示:“这是一种带有特定的矛盾心理和厌女症情结的表达方式,而这正是许多舞台文化的核心。

这将引发人们重新审视Diva一词的概念和意义与此同时,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往往又带着一种负面情绪”随着女性表演者在各种场合发表的主张越来越大胆,以及她们时刻都在呼吁改变行业现状,关于Diva的负面描述也就变得越来越多。

许多女性表演者被迫在大型娱乐公司系统的权力结构中工作这种被控制的消极态度在20世纪后期愈演愈烈即便花费了数代人的时间和心力,厌女症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好在,也有值得庆祝的地方,我们见证了#metoo运动的爆发。

尽管存在种种矛盾——享有特权但热衷于社会议题;大出风头但为隐私而战;掌控一切却受制于行业规则——Diva仍然是受人喜爱的人物“可能你嘴上不承认,但人人都爱Diva,” Collins说,“亲爱的,因为我们是稀有物种。

”撰文:Imogen West-Knights、戚茂盛编辑:戚茂盛排版:魏振伦图片:来自V&A博物馆

标签列表